第二屆“外研社·國才杯”“理解當代中國”浙江省大學生外語能力大賽日前拉上帷幕,我校實現獎牌大豐收!在外國語學院外語學科競賽團隊老師的指導下,我校學子參加了英語短視頻、英語演講、讀寫、口譯、筆譯五個賽項,共榮獲19個獎項,其中2個金獎、8個銀獎、9個銅獎,短視頻1組、讀寫2人成功晉級國賽。
英語短視頻賽項
短視頻賽項于10月圓滿舉辦。本次大賽英語組以“數字中國”為主題,共有216件作品參賽。我校參賽選手們充分發揮創意和才華,用鏡頭、聲音、語言和畫面生動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通過短視頻這一生動的形式,展現當代中國的數字化成就與豐富的文化底蘊,促進中外青年的深度理解與交流。我校首次參賽,就斬獲佳績,其中短視頻《鄉音未改》(團隊成員:莫汶、賈云菲、代雪麗、張文玥、鄭晨熹)獲得銀獎并晉級國賽,《吾日映民,民日映國》(團隊成員:錢穎晉、薛穎、包晨嵐、潘欣怡、唐馨怡)獲得銅獎。

英語讀寫賽項
讀寫賽事于10月26日上午舉行,共有來自全省83所院校的943名選手參賽,展開激烈角逐。我校15名選手一路過關斬將進入省賽,最終斬獲2金3銀4銅,其中鄭嫻之同學(外語)和毛頓開同學(卓越)榮獲金獎、晉級國賽,陳執迷(外語)、李欣翰(圣光機)、吳家豪(卓越)獲銀獎,龐昊哲(電子)、錢穎晉(外語)、徐靜琳(計算機)、韓佳濤(外語)獲銅獎。本次賽事,面對新賽道新題型的全新挑戰,我校參賽選手以扎實的語言功底、出色的讀寫能力和對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的深刻理解,展現了我校學子的卓越風采。

英語筆譯賽項
筆譯賽項于10月26日下午舉行,共有來自全省49所本科院校的249名選手參與比拼。施敏、張瑾虛、李簡嬋、韓佳濤、徐瀟5位同學代表我校參賽。筆譯大賽旨在引導當代大學生理解當代中國,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與翻譯能力的培養有機融合,通過考查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鍵術語和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的翻譯及闡釋增強學生國際傳播意識、提升外譯能力。經過激烈的競賽,徐瀟獲得銀獎,李簡嬋獲得銅獎,展現了出色的翻譯能力。
英語口譯賽項
英語口譯賽項于11月1日在浙江農林大學圓滿舉行,此次大賽口譯賽道匯聚了來自全省47所高校的149名優秀選手。代表我校出征的趙星赫、施添愉、李簡嬋、肖鐙嘉四位同學,在賽場上展現了深厚的語言功底與口譯技巧,更將中國故事以準確、流暢的方式傳遞給世界,彰顯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與擔當。經過一整天的激烈比拼,最終,施添愉憑借出色的表現榮獲銀獎,趙星赫斬獲銅獎,這一佳績創下了我校在該項賽事中的歷史最好成績。

英語演講賽項
英語演講賽項于11月2日至3日在浙江農林大學舉行,來自浙江省54所高校的173名選手同臺競技。我校選手金湛(外國語)、莫汶(外國語)、陳執迷(外國語)、傅允湛(計算機)在定題演講環節(主題“Chinese Dragon is Good”)表現出色,全員高分挺進第二輪。即興演講環節豐富多元,緊扣時事熱點,我校選手們充分展現了扎實的英語語言功底和深厚的人文底蘊,擲地有聲,以獨特的視角展現當代青年大學生對中國故事的個性解讀與美好愿景。在演講賽項4名選手全部都斬獲獎項,取得2銀2銅的好成績,獲獎人數在浙江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2024年“外研社·國才杯”“理解當代中國”全國大學生外語能力大賽以“理解中國,溝通世界”為主題,得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是全國參賽人數最多、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外語賽事。
外國語學院一直秉持發揮“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理念,以“三進”工作為抓手,成立外語學科競賽工作室,精心組織英語演講、讀寫、口譯、筆譯校賽,不斷培養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并給予針對性的技巧輔導,組建了一支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指導教師團隊,將賽事組織、課堂教學和校園文化活動有機結合,不斷夯實和擴展我校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際水平,對營造濃厚學風、涵養優良校風起到了顯著助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