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網絡安全已上升為國家安全的戰略基石。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以下簡稱“杭電網安學院”)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的重要論述,創新構建“紅客”育人體系,探索出一條具有鮮明特色的網絡安全人才培養之路。該體系以黨建為引領,以紅色基因鑄魂,以實戰需求導向,形成了“三全育人”新格局,為數字中國建設培養了一批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網絡安全衛士。
紅色基因鑄魂:構建黨建引領新范式
學院黨委實施“1314黨建工程”,構建特色黨建工作體系。“1”即錨定“培養德才兼備紅客人才”為核心目標;“3”是打造“理論武裝、組織建設、作用發揮”三維支撐;“14”代表14項具體舉措,涵蓋雙帶頭人培育、黨支部標準化建設、黨建聯建等特色工作。通過設立黨員先鋒崗、創建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將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2022年信息安全與保密教師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正是黨建引領育人成效的生動注腳。
在理論武裝方面,建立“紅藍論壇”學習品牌,定期邀請院士、行業專家開展前沿技術講座;在組織建設上,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計劃,構建“黨建+學科”雙融共促機制;在作用發揮上,與浙江省密碼管理局、杭州市公安局等建立黨建聯建基地,形成校地合作育人共同體。近年來獲評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第三批全省高校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第二批浙江省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建設單位、全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等10余項省級、國家級榮譽,形成可復制推廣的黨建育人范式。
三全育人筑基:打造紅客培養新體系
學院立足“三全育人”理念,系統構建了“價值-知識-能力”三維協同的紅客人才培養體系。通過成立思政研究中心,創新性實施“一心四維”課程思政改革,將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深度融入專業課程體系。在“網絡空間安全導論”“密碼學”等核心課程中,采用“案例嵌入+價值解析”的教學策略,實現專業知識傳授與紅色基因傳承的有機統一,形成了具有鮮明行業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在實踐創新維度,學院打造“五個一”紅客衛士培養工程,構建了產教融合的實踐育人生態圈。在培養路徑上,搭建了“基礎攻防→學科競賽→項目實戰→產業應用”的四階能力提升體系;在平臺建設方面,建成覆蓋網絡靶場、漏洞挖掘等功能的省級實訓平臺,聯合賽博協會(學生參與度85%)打造第二課堂育人陣地。通過承辦浙江省大學生網絡與信息安全競賽(年均參賽8000+人次),與中電科36所等頭部企業共建現代產業學院,形成以賽促學、以產促研的良性循環。近五年累計獲得國家級獎項200余項,在“強網杯”等頂級賽事中持續突破,彰顯了紅客人才培養的顯著成效。
紅廉文化浸潤:構建特色教育新空間
學院打造“紅廉文化”三維育人空間,形成“場館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立體網絡。2024年打造的“紅客精神館”集學院歷史、網絡安全科普、紅客精神傳承于一體,開館5個月接待30余家單位1000多人的參觀交流,成為網絡安全和愛國主義教育重要基地。“紅客之家”文化空間獲評首批省級人才之家,設有紅客沙龍等特色區域。
在實踐基地建設上,與浙江省喬司監獄第六分監獄共建黨員法紀教育基地,與杭州市錢塘公安局共建星鏈實驗室,等等。通過建立網絡誠信宣傳員制度、發行正心誠信幣、拍攝網絡誠信主題宣傳片,構建浸潤式廉政教育體系。獲評浙江省首批高校黨建特色品牌項目、浙江省高校網絡教育優秀作品一等獎、省網絡文明創新項目、校廉政文化金品牌等多項榮譽。
實戰導向育人:鍛造“紅客”亮劍新能力
學院緊扣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構建“凈網-護網-強網”三級“紅客衛士”培養體系。在重大活動保障中錘煉實戰能力,先后參與G20峰會、世界互聯網大會、亞運會等20余次重大活動安保,10余人受聘國際會議安全保障專家,超15人被聘為國內相關單位的安全專家組專家,服務超過800人次,向有關部門提交報告50余份,獲省部級批示表彰10余次。提交專項報告50余份,建立“紅客先鋒”突擊隊,成員在“護網行動”中累計發現高危漏洞100余個,涌現出浙江省保密工作二等功、省公安廳一等榮譽獎章獲得者、省維護國家安全先進個人、全國保密專業教育優秀教師等先進教師代表。
深化產教融合,與密碼局、安恒信息等共建特色班,實施雙導師制培養。校企合作成果獲教育部2021年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優秀案例二等獎;“面向新時代的多維保密安全教育系統”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公共服務類試點示范項目。近五年向黨政機關、國企、軍隊輸送畢業生超50%,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兩項、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學會教育成果獎二等獎1項。
展望未來,學院將持續深化“紅客”育人體系創新,著力培養更多政治過硬、技術精湛的網絡安全尖兵,書寫“紅客精神”新篇章。
(作者:羅美華,副教授,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黨委書記;趙治棟,教授,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