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
人物檔案:高治全,自動化學院2012級自動化專業本科生。曾任校先鋒總隊國際交流部副部長、院黨建組織部部長、莽原文學社評委團主席、義工組組長、學生黨支部書記等職。被評為省優秀畢業生、省萬名“好黨員”、 校優秀學生干部、校十佳勤工助學之星、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義工等。多次獲校優秀學生獎學金,并獲諾基亞獎學金。曾獲物理創新競賽省二等獎、數學建模競賽省三等獎、征信征文比賽省三等獎、英語話劇大賽校特等獎、電子商務競賽校二等獎;所在黨支部被評為校“五星”支部。

“一名甘肅山區貧困生,自信陽光,勇往直前,以自強不息的精神,面對荊棘永不退縮。四年里,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方方面面嚴格要求自己。雖風雨兼程,坎坷相伴,卻在自己的青春篇章上踏踏實實地描繪了精彩的每一頁。”這是校“十佳大學生”高治全個人簡介里的一段話,也是他大學四年的真實寫照。
自強不息,做全面發展的新青年
優秀的學生總是相似的,高治全也不例外。從貧困山區走出的他,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求學機會,專業學習、學生工作、社會公益、科研競賽齊抓并進,努力追求自我全面發展。
大學四年,高治全擔任過10余個學生干部職務。作為莽原文學社評委團主席,他主辦過時代精神征文、杭城“三行詩,書百感”征文、青春作家饒雪漫和專欄作家周華誠文學講座等;擔任校先鋒總隊國際交流部部長,參與組織了校“十佳大學生”“先進班集體”評比。因為文字功底深厚,他成了班級的“專業撰稿人”,班里幾乎所有先進評比的講稿都出自他手。在寢室建設中,他與室友通力合作,寢室連續六個學期獲得“模范寢室”稱號。
學習始終是學生的第一要務,雖然要兼顧的事情很多,高治全的學習成績一直維持在中上水平,多次獲得校優秀學生獎學金。在學好專業課的同時,他也很注重知識面的拓展,選修了數學建模、電子商務、統計分析等課程,并進入實驗室,積極參與“AI游”旅游服務社交平臺創建、“汽車限牌令及人們滿意度”研究、“嫦娥三號”軟著陸模型分析等科研項目和各類學科競賽,獲得浙江省大學生物理創新競賽二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省三等獎、浙江省國家助學貸款暨征信競賽三等獎等多項獎勵。
學習上勤奮刻苦、工作上認真投入的高治全,生活上也是自立自強的典范。高治全來自貧瘠的黃土高原,是一名單親貧困生。家庭的貧困、生活的艱辛并沒有成為遮擋在他頭頂的烏云,反而讓他變得更加堅強。
大學期間,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高治全堅持參加勤工助學,在后勤服務中心,值班登記,督查門禁,保證寢室樓工作的安全運行;在飲食服務中心,清洗盤子,整理碗筷,保證餐具的清潔衛生;在學生處,布置會場,核對信息,整理材料;在體育館,擔任乒乓裁判,裁決比賽;四年來,勤工助學累計近800個小時,義工累計200余小時,被評為校“十佳勤工助學”之星和“優秀義工”。
與愛同行,做快樂的公益使者
在高治全參評“十佳大學生”的資料中,一張照片引起了筆者的注意,照片上的高治全被一群孩子簇擁著,衣著樸素,笑容陽光。高治全告訴我們,這是他參加支教活動時,隊友隨手拍下的照片。
高治全曾兩次參加“圓夢遂昌”支教,看到孩子們要趕很遠的路來上學,即便天氣惡劣都堅持下來時,他被深深感動了,也更堅定了服務基層的想法。高治全覺得,半個月的支教時間,對大學生來說或許只能算是體驗生活,或許教不了小朋友太多,但至少能給他們帶來一點快樂、一些陪伴,能讓他們知道更多外面世界的事情,這就是收獲。
2014年,農產品滯銷的消息不斷見諸網絡和報端,體味過生活艱辛的高治全對農民的愁苦感同身受,特別想為他們做點什么。在學院老師的指導下,他和同學們策劃開展微公益助農行動,力爭為農民開辟一條全免費、純公益的綠色幫扶通道。
然而,空有一腔熱血,信息真假難辨,宣傳渠道單一,成為他們最大的挑戰。怎么辦?反復探討、仔細核實、實地考察給了他們答案:發揮專業優勢,利用互聯網資源,線上線下結合。2014年11月13日,在學院黨委的支持下,一個旨在傳播公益信息,利用微公益助農,緩解農產品滯銷問題的平臺——“向日葵微公益”平臺正式上線了。
平臺推送的第一期信息,是滎陽出車禍的梨農宋忠孝一家的紅梨滯銷的消息,受到廣泛的轉發和社會愛心人士的認可。之后,高治全和同伴們一邊與中國滯銷農副產品網、公益人士鄧飛發起的E農計劃、淳安團縣委等涉農公益組織和地方政府建立聯系,為滯銷信息的收集及幫扶活動的開展打好基礎,一邊進行助農探索和實踐。
他們積極參與淳安縣“電商換市 青春助農”活動,進行枇杷網銷的宣傳,使得枇杷的銷售迅速擴展到上海等地;組建助農實踐服務團,前往石林鎮進行助農宣傳,攝制“印象石林”微電影,宣傳當地旅游,微博閱讀量達37000余次;幫助甘肅禮縣售賣50萬斤受災蘋果,挽回經濟損失250萬元;幫助衢州果農售賣3千斤滯銷柑橘……
“愛人者,人恒愛之;助人者,人恒助之”,高治全堅信這一點。閑暇時,他還會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學校里的義務獻血、陽光家教活動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大三時,他進入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實習,參與過杭州生命物理學論壇、“三生萬物”公益年會、青年行公益優才計劃等多項服務活動,在體驗中付出真情,傳遞愛的力量,在奉獻中收獲感動。
堅持夢想,到基層奉獻青春和力量
成為一名人民公仆,是高治全從小的理想。大學里參加公益服務的經歷曾讓他短暫搖擺,但最終還是選擇了考公之路。
從大三暑假起,高治全便每天呆在圖書館里,從早上7點到晚上11點,連續五個月投入到公務員備課的學習中,“一個人,一摞書,一盞燈,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帶著必勝的信念和八個月辛苦備戰的成果,高治全從國考競爭最激烈、只有千分之四概率的京國稅的考試中成功突圍。就在大家紛紛向他投來羨慕的目光時,高治全卻毅然放棄了去北京入職的機會。對于大家的不理解,高治全淡然一笑,“大學剛畢業,我希望能夠到最需要自己的基層去,腳踏實地,接受磨礪,在鍛煉中學習經驗,積累知識,同時發揮自身優勢,在新農村建設的舞臺上貢獻自己的力量。”
采訪臨近尾聲,循例請高治全向學弟學妹們傳授些經驗,他表示,大學四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四年,希望大家把握好大學時光,豐富自己的知識,開拓視野,學會寬容,提升責任心,把自己的大學生活書寫成一個個立志成才的故事。(校報學生記者社 祖雨晴 曲玉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