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人
近日,浙江省總工會正式公布了2025年重點支持的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名單,我校駱建軍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憑借其在集成電路領域的突出貢獻與創新成果,成功入選這一省級重要名單!

1、工作室概況
芯片已成為中美大國博弈的焦點,是支撐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型應用場景的基礎,事關國家戰略安全、軍事安全和經濟安全。工作室圍繞3個重點開展工作:
一、激情創新,用心造芯:在集成電路芯片設計方面持續科技攻關,解決特定方向的“卡脖子”芯片問題;
二、產學研緊密結合:實踐“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已創立兩家科技公司杭州華瀾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瀾盾電子技術公司,均達到2億元以上規模,并持續成長;
三、高端人才培養:在集成電路芯片設計方面的前沿科技活動的基礎上,兼顧科普宣傳、愛國主義教育,讓更多人投入到科技領域中來。
2、主要創新方向
一是數據存儲控制芯片研發。在已取得硬盤控制器芯片國產化突破的基礎上,推進到存儲陣列系列芯片開發,實現數據中心、高性能計算亟需的高性能存儲系統硬核芯片的國產化。
二是高速數據總線控制芯片的研發。我國已經在處理器CPU、操作系統、硬盤、顯示等領域取得了國產化的突破,尚需要在高速總線控制器方面實現國產自主可控,本工作室將以此國家戰略需求為己任、填補產業鏈空白。
三是數據加密和解密芯片的研發,提供芯片級的信息安全防護。
3、創建以來項目實施情況和主要成果效益
2020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一);
2021年,獲得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一);
2022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2023年,獲得浙江省特級專家榮譽;
2024年,獲得中國電子學會創新成就獎。
4、人才培養情況
培養了碩士、博士高級人才超過50人。
5、參與行業技術交流以及志愿服務情況
積極推進科學技術的推廣和普及工作。每年在全國各地每年做學術和技術動態報告不少于5次;作為理事會成員參與浙江省科普協會、半導體協會;建設“數據存儲博物館”(展示中心),從技術演進、今日突破到未來發展做完整的呈現,融合科普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雙重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