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偷乱免费视频在线,se01亚洲_BD英语免费观看最新

要聞聚焦

IMPORTANT NEWS

2025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大學分類發展機制及差異化評價體系構建 | 2025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平行論壇之一在杭州舉行
作者: 來源: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時間:2025-11-17

11月9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浙江大學主辦,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協辦的“2025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平行論壇之“大學分類發展機制及差異化評價體系構建”在杭州舉行。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姜恩來主持開幕式。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黨委書記王堯祥,澳大利亞維州政府國際教育顧問委員會委員于萍出席論壇并致辭。

王堯祥致辭

王堯祥在致辭中指出,高校分類評價改革關乎教育發展的頂層設計與未來格局,應以分類促特色、以評價定方向,淡化規模與數量導向、注重質量與內涵建設,推動高校在各自優勢領域實現高質量發展。杭電立足電子信息學科優勢,秉持“國家大事 千萬盡力”精神,正乘分類改革之勢,加快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希望與大家一道,探索構建以質量為核心、以貢獻為導向的評價體系,堅持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推動教育事業發展和人類文明交流互鑒。

于萍致辭

于萍在致辭中指出,大學的評價應立足使命,而非追求統一標準。她強調,分類評價應是一幅“地圖”,幫助高校各展所長,而不是一架“階梯”,用以分出高低。一些國家的高等教育改革雖然實現了入學機會的公平,卻在“卓越”定義上趨于單一,使區域性和應用型高校的獨特貢獻被忽視。中國的“雙一流”建設同樣面臨如何將認可體系延伸至教學型和地方高校的挑戰。她指出,真正的卓越高等教育在于讓多樣性成為制度設計的核心,而非偏離的例外,并呼吁建立以使命為導向的評估體系,促進不同類型高校各美其美、競相發展。

姜恩來主持開幕式

主旨報告環節,中央財經大學黨委書記吳國生,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一等秘書(教育與研究)錢蔚璐,中國民航大學校長丁水汀,世界銀行高等教育全球負責人、東非和南非地區高級教育專家羅伯塔·巴賽特,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發展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馬陸亭,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終身教授、中華教育學會會長、美國比較與國際教育學會前會長李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發展咨詢委員會委員、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眭依凡,卡爾加里大學教育學院院長黛安娜·杰雷盧克,渤海大學校長趙建國,山麓-迪安薩學院國際學生招生與合作伙伴關系部主任瑪麗蓮分別作主旨報告。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李文鈞主持主旨報告。

吳國生以“金融強國背景下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為題作主旨報告。他指出,培養金融人才需融合思政引領力、專業競爭力與科技支撐力,服務金融強國戰略需求。

錢蔚璐以“建設世界級教育中心的國際經驗與實踐探索”為題作主旨報告。她介紹了世界級教育中心建設的實踐探索,分享了澳大利亞致力于質量保障、資歷互認和國際合作,構建公平、高效且全球認可的高等教育體系實踐。

丁水汀以“研究型特色類高校發展機制與評價體系構建”為題作主旨報告。他探討了研究型特色高校的發展機制與評價體系建設,主張聚焦國家和行業戰略需求,通過師資分類、教科人一體化與治理重構,實現服務民航強國建設的使命。

羅伯塔·巴賽特以“大學發展與評估:機制、框架與全球視野”為題作主旨報告。她分享了基于全球運營經驗的高校多元化與成果導向評價模式,提出大學發展與評價可通過世界銀行的STEER框架,推動面向21世紀的包容性高等教育。

馬陸亭以“面向‘科技-產業’創新鏈條的高校分類發展與差異化評價”為題作專題報告,詳述面向“科技創新-產業創新”鏈條的高校分類發展與差異化評價,認為高校應面向“科技-產業”創新鏈條,按理論型、工程型、應用型等分類發展,實施差異化評價。

李軍以“美國大學分類發展機制及差異化評價體系構建:以卡耐基高等教育分類框架為例”為題作主旨報告。他分享了差異化評價體系如何真正驅動大學的國際案例,基于分類框架的多維度、透明化和差異化理念,構建更科學合理的高等教育分類與評價體系。

眭依凡以“關于高校分類評價與高校分類發展的邏輯適切性討論”為題作主旨報告。他分享了高校分類評價對推進高校分類發展的價值引領與制度保障作用,強調高校分類評價應基于學科屬性與國家需要的雙重邏輯,并通過基于高校分類評價的高校分類管理,引導高校自覺于及安于自己的類型定位辦學治校,以確保高校分類發展目標的實現。

黛安娜·杰雷盧克以“包容性治理與社區伙伴關系:驅動全球學術卓越的雙重引擎”為題作主旨報告。她提出“包容性治理與社區合作”是實現學術卓越的關鍵動力,關鍵在于包容性治理與社區伙伴關系,通過共享決策和多元參與,提升高校的公平性、合法性與社會回應力。

趙建國以“構建以‘生態位’為核心的大學分類評價新范式”為題作主旨報告。他表示,應突破傳統評價范式,引入“生態位”理論構建多元分類評價體系,推動應用型大學在省級協同制度下實現特色發展與多元卓越。

瑪麗蓮以“加州社區學院: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與核心轉學通道”為題作主旨報告。她分享了加州社區學院在高等教育體系中的獨特地位與轉學通道價值,介紹了社區學院結合硅谷資源,為學生提供了通往頂尖大學和職業成功的理想平臺。

圓桌對話環節,湖南信息學院校長張福利,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杜瑞軍,雙威大學校長、格羅寧根大學榮譽校長西布蘭德·波佩瑪,萬隆理工學院副校長伊爾萬·梅拉諾,大阪大學教授麻寧緒5位嘉賓圍繞主題展開研討,分享了各自高校的差異化、特色化舉措探索,并著重探討了相關制度設計與實踐挑戰。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學咨委委員、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別敦榮主持圓桌對話。

本次論壇立足高校實際,融通國際經驗,為構建科學、多元、動態的高等教育分類評價體系提供了重要學術交流平臺,推動了全球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與合作共贏。